航丰源科技 “机”遇已来,胶州敲开进阶之门

用户投稿 3 0

“机”遇已来,胶州敲开进阶之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古有市舶司,今有新机场!这个“机”不是飞机的“机”,而是机遇的“机”。

航丰源科技 “机”遇已来,胶州敲开进阶之门

在胶州湾北岸有一片1324平方公里的热土,它拥有5000多年历史,三里河文化世界闻名,曾为莒之国都、秦汉名郡、唐宋重镇,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北宋时期成为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彼时“百贾奔走”“南北交驰而奔辏”。

如今,历史再次垂青这片沃土,新机场投运叠加上合示范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十四五”环湾都市主城片区规划,胶州拥抱建市以来最大的历史机遇、开放机遇、发展机遇,“金胶州”如虎添翼,蓄势待发。

新机场正式投运,胶州将打开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奋力跻身国际城市方阵的进阶之门,将极大提升胶州核心竞争力,推动开放扩大、城市蝶变、产业升级。

对外开放逐梦进阶

盼望着、盼望着,胶东国际机场终于迎来转场之日。对于胶州来说,这是“市舶司”鼎盛之后,再一次让全世界瞩目胶州的时刻。

有没有机场,胶州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有没有机场,胶州的发展境界也是不一样的。正如孟菲斯国际机场推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成为全球著名的“航空城”,仁川国际机场助推韩国首尔跻身国际知名金融城市,新机场也被视为胶州蓄势腾飞的巨大机遇。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我省首个民航最高等级4F级机场,也是我省首个多跑道机场,定位为面向日韩的区域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7月19日对外公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以枢纽机场为骨干的现代化机场群。支持青岛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以青岛机场为引领,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

民航业界流传着一个“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新机场和临空区基础设施总投资900多亿元,由此推算,机场和临空区的大投入带来的产出将超过7000亿元。

根据设计规划,以2025年为目标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需求。远期以2045年为目标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

随着新机场正式投运,青岛“海、陆、空、铁”综合交通网络在胶州聚合,四驱联动,通达全球。胶州“一夜”之间跃入青岛的主城区,进入到青岛乃至胶东经济圈的“几何中心”,进一步拉近胶州与世界的距离,让胶州国际化程度得到极大提升。

“作为国际机场,全世界的游客、投资者、贸易商,都将通过新机场来到青岛,这让胶州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极大地提升了胶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青岛市情研究中心主任、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刘文俭受访时说,以新机场为中心的立体化、全方位、综合型交通枢纽网络的形成,也将与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地形成联动,为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同时,新机场启用对上合示范区建设也将带来巨大推动,胶东国际机场将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更大的动力。另外,新机场作为国际性的航空枢纽,与青岛的陆运、海运、铁运枢纽有机结合,将大大提升胶州和青岛全市的贸易开放程度。

智慧空港新城拔节生长

作为新机场的“经济腹地”和“发展载体”,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备受关注。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于2016年10月20日获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联合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根据国家要求,临空区锚定四大发展定位: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围绕发展定位,临空经济示范区立足高起点,积极对标荷兰史基浦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空港城。

据悉,全球空港经济共有四种模式:一是以孟菲斯、香港为代表的物流主导型;二是以法兰克福、上海虹桥为代表的商务会展型;三是以仁川、贵阳为代表的休闲旅游型;四是以史基浦、樟宜、迪拜为代表的多元综合型。

“结合胶州实际,临空区积极寻标对标,全力打造以现代物流、航空工业、高科技制造、休闲会展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构筑高端临空产业基地,推动胶州产业链迈向中高端。”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综合部部长孙祖斌介绍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随着新机场投运,临空区乘“机”起飞,全速推进,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世界上机场城市发展理念,推动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转变,一座“世界一流智慧空港城”正奋力拔节生长。

金字招牌将更具含金量

前不久,青岛市十区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胶州市以“黑马”逆袭的身份被热议。其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7.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分析人士指出,胶州市亮眼的经济数据,与上合示范区、胶东国际机场等重大战略项目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密不可分。

在胶州市招商促进中心副主任杜润农看来,“胶东国际机场”已成为胶州市各级部门“双招双引”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内联全国、外接全球,作为世界级中转枢纽,拥有独特的航空资源禀赋,为胶州这座城市持续注入新动能,对外贸、物流等企业具有巨大吸引力。

机场转场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对物流行业将带来直接利好。近年来,胶州市也发力物流业招商引资,引来众多国内外知名物流巨头,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正加速聚拢。

在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汇通丰源、宇培电商、成龙国际、航港供应链、数印通商供应链金融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而青岛千里行、海程邦达、中远海运空运山东总部、日本CL跨境电商等也纷至沓来,共同助推航空物流产业发展。

2021年以来,胶州市新签约物流项目22个,总投资31亿元;新开工物流项目10个,总投资47亿元。截至目前,胶州市注册物流企业2000余家,已运营重点仓储企业22家,仓储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仓库157万平方米,冷库12.7万平方米。

新机场已开通203条定期航线,国内航点约130个,国际航点联通日韩、欧美澳、东南亚等50个重点城市;而距离机场不远的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发行的中欧班列,可通达16个“一带一路”沿线及上合组织国家的44个城市。

货畅其流,商通四海。随着新机场正式投运,胶州市现代物流业将装上强大的助推器,推动胶州畅通“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文明之城”掀开新序幕

胶州市下辖4个镇、8个街道,常住人口109.3万,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秧歌之乡等殊荣。《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胶州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一;获评“2020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是山东唯一获评县(市);入选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前十强,是北方唯一进入前十的县级市。

随着新机场正式转场投运,胶州这座“文明之城”也掀开新的序幕。

为匹配新机场对城市整体环境的要求,去年以来,胶州加快品质之城建设,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整治提升、亮化绿化、垃圾分类等工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海尔大道、香港路、尚德大道已成为门户大道,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获住建部和省住建厅通报表扬并推广,完成绿化面积862.8万平方米,是2019年的21.2倍。胶州市以全国47个县级市和县第一名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

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机场启用,海内外众多游客乘坐飞机来青岛时,第一站都会到胶州,胶州不仅要在城市环境上做好精细化提升,胶州市民在文明礼仪、精神风貌上也要匹配上国际化城市的标准,他们将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抓手,从软硬两个方面做到双提升,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品质之城、宜居宜业治理有序的幸福之城。

万般期待,今朝圆梦。随着新机场投运,胶州成功晋级“航空之城”,在未来更大的视域开始翱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强辐射的胶东国际机场,将最大限度提升胶州的航空运输枢纽地位,为胶州、青岛乃至胶东经济圈聚集经济产业要素、提升产业布局发展竞争力起到强力支撑,为胶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贡献“航空力量”。

来源: 青岛日报

胶东机场:我们准备好了

航丰源科技 “机”遇已来,胶州敲开进阶之门航丰源科技 “机”遇已来,胶州敲开进阶之门

今天,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转场运营,胶州高质量发展再添“新翼”。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连接线2019年启用,青岛地铁8号线2020年开通,以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国家级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两区”的加持,让胶州迎来继唐宋开埠、胶济铁路通车后又一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

新机场溢出效应显著

胶东机场的正式通航,将助力加速建设上合示范区。上合示范区作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者”,作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战略重任,承载着山东省、青岛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梦想。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都需要现代交通方式的支撑。机场通航,“海铁”联运升级为“海陆空铁”联运,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双边、多边贸易合作,将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活力;离岸贸易、保税维修、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将不断涌现;国际交往更加频繁,人员交往更加密切,商旅文中心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胶东机场的转场运营,将带来大量就业岗位。胶东机场通航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约7000个。根据一般规律,机场每服务一百万旅客就会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25年,临空经济区范围内就业人口将达到15万人。

民航业界还流传着一个“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新机场和临空区基础设施总投资900多亿元,由此推算,机场和临空区的大投入带来的产出将超过7000亿元。

物流产业加速聚拢

通航之后,胶东机场将快步迈向航空物流枢纽,打造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东北亚海陆空集疏运中心。

在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汇通丰源、宇培电商、成龙国际、航港供应链、数印通商供应链金融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而青岛千里行、海程邦达、中远海运空运山东总部、日本CL跨境电商等也纷至沓来,共同助推航空物流产业发展。

2021年以来,胶州市新签约物流项目22个,总投资31亿元;新开工物流项目10个,总投资47亿元。截至目前,胶州市注册物流企业2000余家,已运营重点仓储企业22家,仓储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

胶东机场定位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其转场运营让胶州具备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条件。

此前,青岛已经先后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级物流枢纽。如果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青岛将同时拥有四种类型的物流枢纽,成为我国类型最全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胶东机场的转场补足了胶州物流业最后的短板,让原本就处于高速发展的胶州物流业如虎添翼,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正加速聚拢。

加速建设“机场的城市”

2016年10月,在胶东机场获批两年之后,青岛胶东临空经济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自此之后屹立于胶州湾北岸,总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核心区)的一座空港新城正式诞生。

截至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468亿元,建筑面积531万平方米。其中,29个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达到了229亿元。

开发建设过程中,临空经济示范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世界上机场城市发展理念,推动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77亿元,涉及水、电、路、气、讯等29项重点工程先后启动,实现临空区基础配套与机场同步衔接,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下步的计划中,投资293亿元的济青中线、青岛北部快速通道等20项重点交通工程也将逐步推进。

临空区聚焦航空保障、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等三大航空服务业;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科创研发等四大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务、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打造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胶东机场所在的临空经济区,将是青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产业项目聚集地、投资热度新高地。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伟

/ 记者探访 /

胶东机场启用前夜车来人往忙而有序

昨晚,记者驾车前往胶东机场。沿着青兰高速、机场高速一路前行,车辆明显多了起来。在机场高速收费口,十几辆机场转运车一字排开停在路边,等待有序进场,车身上 “安全第一 万无一失一夜转场 一次成功”的巨大横幅在黑夜中格外显眼。晚上10时,胶东机场航站楼内亦是灯火辉煌,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等都已上岗,进行机场转场前的准备工作,各个餐饮店敞开大门准备迎客。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吴帅

/ 备战转场 /

■东航A330客机新机场首航

昨晚东航空客A330飞机抵达流亭机场,于今日凌晨调机至胶东机场等待首航。

■备足4.7万吨航空煤油

青岛炼化已将4.7万吨内贸航空煤油送至新机场。

■所有用气项目全部通气

青岛能源集团已完成胶东机场范围内25公里中压管线全部通气运行。

■部分客运线路调整运行

胶东机场转场后,从胶东机场发往省内的客运线路调整运行计划。今天开通运行线路13条,暂停线路6条。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海龙 刘世杰 通讯员刘强 杨海涛

来源: 青岛早报

相关问答

上海嘉源商务中心装修公司装修攻略

一起装修网装修样板间专题为您提供实景图、户型图、效果图、样板间相关内容和图片,供您在装修时参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