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丨英谷教育:产教融合 探索121人才培养新模式
凭借科教资源优势,多措并举,英谷教育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行业,将智能物联、大数据、机器人和云平台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薛佳怡

英谷教育研发移动采摘机器人识别算法助力智慧农业
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对于这个问题,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经理白鸿涛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诞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英谷教育深度服务于地方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推动完善本科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科研创新和产业融合力度,协同高校做好科研成果的落地,积极推动行业和高校的互动交流,让人才培养和产业不脱节,教育和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他们是如何开展产教融合工作的?校企合作形成了哪些特色?本刊就此与英谷教育进行了对话。
产教融合 双轮驱动
5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路径、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破解产教融而不合、合而不强、合而不深等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毋庸置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产教融合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意义日益凸显。
事实上,早在2008年,英谷教育正式成立前,就已经在产教融合上布局。十几年来,作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企业,公司实行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战略,产业和教育两条产品线互为补充、交叉融合、统筹推进。
英谷教育携手高校共同培养面向新时代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良好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并全方位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服务普通高校建设标准“新工科”,并在国内率先提出“新商科”和“新农科”专业集群体系的实质性内涵改革和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新农科、新工科、新商科等三大类专业集群建设,共计6大专业群、19个专业的内涵建设,并与山东省20所高校、吉林省25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
产品需求驱动 探索“121工程”
在政、企、校、研多方联动合作理念下,英谷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开创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英谷教育“121工程”,并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催动产业、智慧助推农业的特色校企合作之路。
“121工程”模式由英谷教育打造,采用1年基础课、2年专业技能课程改革课和1年项目实训加企业实习的方式,创建了线下授课、实训、企业实习和线上互联网教育(121荟英谷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学习、考试、就业创业服务等相结合的全渠道培养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第4学年,该学年的实训由企业负责,除形式上模拟员工入职及全面仿真企业环境外,课程体系全部采用项目实战方式组织,模拟企业项目的研发与运营。在实训期间,英谷教育的精英工程师通过项目驱动和产品导向,将企业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过程融入实训课程当中,让学生从实践角度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的过程和技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以“零试用期”达到用人企业需求。
“121工程”模式以产业需求为驱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遵循“体系化、标准化、规模化、科班化”建设思路,加强完善高校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通过组建院校联盟和企业联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高校、企业和人才提供一体化服务,从而带动院校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实战能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多年来,双方合作培养10000名以上优秀毕业生。他们大多就职于各大知名企业,专业对口率达96%以上,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良好评价。举办高校教师培训班24期、合作出版教材50余部、建立前沿实验室6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学生获省级以上比赛奖项12项。
校企间配合要默契且长久合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白鸿涛表示:首先,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要有担当精神,双方合作解决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人力资源结构性社会共性问题;其次,各个层面要加强沟通交流,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成果转换和落地,另一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助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未来,英谷教育将一如既往,使产业和教育两条产品线互为补充、交叉融合、统筹推进,在产业链和教育链之间搭建畅通高效的桥梁,让教育和产业不脱节,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产业。产业方面,加大自身的研发力度,加大英谷教育和产业及合作企业的融合度和粘性,在技术及人力资源方面形成互补。教育合作方面,优化课程设计和机构调整,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合理调解传统产业人力供给过剩而新兴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贡献英谷教育的智慧。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11月刊(总第87期)
青岛市崂山区人社局“全链服务”打造专技人才教育新高地
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安仕萍
近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公布2025年度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名单,由崂山区人社局推荐的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成为全区首家获批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志着崂山区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体系实现新突破。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崂山区人社局紧扣“四新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打造“政策解读 - 定向辅导 - 全流程跟踪”三维全链服务体系。线上借助“崂山人社”公众号及时发布专业技术人才政策,线下多次邀请青岛市人社局职称政策宣讲团,对近200家区属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考试等相关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培训。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通育才“快车道”。2024年,崂山区共有4000余人完成职称继续教育学习,专业技术人才业务素质整体提高,为促进企业及专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获批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英谷教育,是崂山区一家现代产教融合型企业,拥有技术创新中心、机器人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等前沿技术研发资源,以及教育云平台等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能够满足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升技能的需求。英谷教育相关负责人感慨:“从政策解读到申报指导,人社专员全程陪伴,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吃下定心丸。”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崂山区人社局正深耕人才培育沃土,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为支点,深挖企业潜力,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崂山区人社局也将持续以“春苗破土”的劲头培育新质生产力,用“精工细作”的态度浇灌产教融合之花,让更多人才“金种子”在崂山这片创新热土上生根发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通讯员:宋百杰 校对:汤琪 编辑:刘玉红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问答
青岛英谷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还是央企?
国企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0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IT产品研发及技术咨询,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电...
青岛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的专业有哪些?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专业方向9个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软件外包-Java,移动互联...青岛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的专业有有如下2个企业10个方向:一、与青岛英谷...
德州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德州学院的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
德州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德州学院的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
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汽车工程学院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与齐鲁客车有限公司、润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德州宝...
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汽车工程学院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与齐鲁客车有限公司、润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德州宝...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申请方
[回答]学院还有校企合作专业三个,即与山东浪潮优派科技教育有限公司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方向)、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
2024年山东省高考491分能上什么大学?山东省491可以报哪些学校...
[回答]院阿坝师范学院前身为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4月,经...可以考...
青岛农业大学有哪些低分专业?
在网络上很少有看到如此理性的提问,一般都只提学校、不提专业,而笔者在问题中指出了具体的学校,并提出了“低分”专业的范畴,笔者很乐意为题主解决这个问题。...
英拿猫粮怎么样?
英拿猫粮非常不错,价格实惠,口味也可以。这款英拿猫粮是很不错的,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的,它是一款相当比较好的好一点的猫粮,而且它这款猫粮使用起来也是相对...